武汉理工大学bbs论坛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2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仔夏宝带你逛武汉华夏理工】信息工程学院欢迎你!

[复制链接]

109

主题

162

帖子

732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732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7-8-13 10:04: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大家好!
我是武汉华夏理工学院校园吉祥物华仔。
华仔带你走进信息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
信息工程学院现设有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自动化、物联网工程等七个本科专业,在校生近1800人,信息与通信工程为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培育)学科。现有专任教师84人,大多为985和211大学毕业的博士及硕士,拥有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专家团队,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30%以上,教学团队承担省部级、校企合作等项目,师资力量雄厚。学院实验中心建有电工电子、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物联网、嵌入式系统、自动识别、智能仪表等27个专业实验室及4个课外科技创新实训室。建有20多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习实训及就业提供保障。


   通信工程(本科)

本专业建有设备先进的移动通信网络、移动软件无线电创新平台,以无线终端(手机、导航仪等)和无线网络应用为主要培养特色。学生毕业后能在无线网络、移动通信、导航、无线网监测等部门,从事无线网络系统集成、无线终端应用和设计等方面的设计、制造、运营和管理等岗位的工作。
主要课程:通信原理、移动通信技术、无线网络设计技术、无线终端设计技术、JAVA应用程序设计、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导航与定位技术、ZigBee无线传感网技术等。
师资队伍:本专业建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8人,均为中高级职称,其中教授、副教授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3%,双师双能型教师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3%。
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建有专业实验室7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个,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其中,移动通信实验室引进了较先进的实验器材,为本专业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
就业: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逐年增高:2014年为91.23%,2015年为92.59%,2016年为96.23%。

移动通信课程实训
通信课程实验


   电子信息工程(本科)

本专业培养学生全面掌握电子信息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开发、应用和集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电子信息、通信、互联网、软件、广播电视等行业从事电子设备与信息系统的设计、开发、制造、运营、维护、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电子技术(模拟、数字)、信号与系统、Android应用开发、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FPGA设计与应用、嵌入式技术、自动识别技术、智能电子系统设计与开发等。
师资队伍:本专业建有一支学历职称结构合理、专业技能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21人,均为中高级职称,其中高级职称7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3%,双师双能型教师8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8.1%。
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配备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子实训与创新实验室、自动识别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实验设备先进,能很好的满足学生课内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需要。先后与武汉易思达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肯纳电子有限公司、武汉楚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武汉交发船舶设计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校企合作关系。
就业:近三年,本专业平均就业率为94%。
电信专业企业项目实训
电信专业认知实习
电信专业实践教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

本专业采用项目导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贯穿学习全过程,培养学生系统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实用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全国计算机应用行业、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系统软硬件开发、网络设计、网站开发与维护、电子商务、信息系统管理、互联网运营与维护等工作。
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JAVA程序设计、嵌入式技术、Android应用开发、计算机网络、网站规划与建设等。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均为中高级职称,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占教师总数的60%。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人员有3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2人。
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使用网络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等8个专业实验室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17个机房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本专业与360奇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光环国际教育集团等多家公司建立了较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的需求。
就业:本专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2014年为92%,2015年为92.15%,2016年为96.15%。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训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训


   软件工程(本科)

本专业强调软件开发的工程性,培养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软件生命周期、软件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软件测试、软件项目管理、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等必需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管理、科技、教育、IT行业、培训机构、软件外包等单位从事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和软件项目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 C语言程序设计、JAVA语言程序设计、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软件工程、软件测试、Android应用开发、ASP.NET应用开发等。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0人,均为中高级职称,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占教师总数的60%。校外实习基地的实践教学人员有30余人,其中高级工程师22人。
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使用网络实验室、组成原理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和现代教育技术中心17个机房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此外,本专业与上海汉得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永兴元科技有限公司、武汉软帝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建立了较稳固的校企合作关系,可以很好地满足学生实习、实训、就业的需求。
就业:本专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2014年为94.44%,2015年为92.11%,2016年为93.18%。
软件工程课程实训
学生在校企合作单位实习


   测控技术与仪器(机器人方向)(本科)

本专业主要学习和掌握信号测量与控制、信息获取与处理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在该领域进行智能传感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智能电子、智能控制、机器人、智能交通、环保等领域从事测控系统及智能电子设备的设计、开发、控制、调试、维护及信息检测与处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传感与检测技术、嵌入式应用技术、计算机测控技术、过程控制与检测仪表、智能仪器设计与应用、智能检测与控制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安装与调试等。
师资队伍:本专业经过十年的磨砺,现已具备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0人,其中正高职称1人,副高职称5人,中级职称4人。
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配备专业实验室14个,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个,能较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同时,本专业师生创建了多个科研团队,其中教育机器人师生团队荣获“华夏2016年度人物”称号。
就业:本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且稳定,2015年就业率达到96.77%,位居学校第一名,2016年就业率为93.55%,位居学校前列。

测控专业实践教学
测控科研团队


   自动化(本科)

本专业以自动控制、电子、信息和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主要学习和掌握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培养学生在该领域进行系统设计和工程应用的能力。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力、能源、交通、环保及工业制造等行业从事自动化系统与设备的设计、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工作。
主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电路原理、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控制技术、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低压电器与可编程控制器等。
师资队伍: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16人,均为中高级职称,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4人,高级工程师2人,高级实验师1人,工程师1人,讲师7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50%。
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配备了运动控制实验室、过程控制实验室、工程控制实验室、智能仪表实验室等7个专业实验室。并在武汉港迪电气、武汉中原电子等公司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就业:本专业就业率在92%以上,大批学子走上了自动化及其相关工作岗位。
《可编程控制器》课程实训
《过程控制系统》课程实训
学生在自动化贴片生产车间进行毕业实习
学生在武汉中原电子集团生产车间进行焊接实习


   物联网工程(本科)

本专业以计算机、通信、传感器网络及电子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培养学生掌握物联网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规划和集成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生毕业后能在智能交通、智能电力、智能建筑、智能农业、智能医疗、互联网+、环境保护、公共安全、文物保护等领域从事物联网系统的研究、设计、开发、系统集成、测试、运营、管理等工作。
主要课程:JAVA应用程序设计、单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嵌入式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物联网通信与组网技术、Android应用程序设计、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等。
师资队伍:本专业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1人,全部具有中高级职称。
实验实训条件:本专业配备物联网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现代检测实验室等9个专业实验室,其中物联网实验室引进了智能家居、智能交通等实验设备和平台,在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并且与省内多家物联网公司紧密联系,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7个。
就业:本专业自成立以来,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2016年就业率为94.23%。
物联网项目实训
物联网师生参加机器人大赛


师资力量(滑动文字框可查看完整内容~)

长期从事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控制理论与应用、图象处理与模式识别和智能控制。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863计划项目、海军装备部军事预研项目和省、市科技攻关项目及多项横向科研项目。在国内外期刊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100余篇,获湖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获得国家专利8项。主持湖北省精品课程“自动控制原理”的教学工作,主编教材4本,其中一本为高等教育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两本获石油化工部优秀教材二等奖。曾获宝钢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奖,湖北省教育系统先进女职工,华中科技大学师德先进个人、教学名师、教学质量优秀一等奖、我最喜爱的导师等荣誉。现为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高校工业自动化教育专业委员会委员。
王敏,教授,硕士生导师,信息工程学院院长。


朱金寿,教授,原武汉理工大学教师。
主要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数理方法、矩阵理论等课程。曾连续三次获得过教学质量优秀奖,一次教学成果奖。完成过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及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数学基地的教学研究课题。主编线性代数教材两本,其中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线性代数》教材被评为武汉理工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


原第二炮兵学院数学系教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现场统计研究会会员。主要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
朱长林,教授。

张素文,武汉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教研室副主任、实验室主任,湖北省电磁兼容学会理事会员。主要研究方向:自动控制、计算机控制等。主要讲授电路原理,电子技术、电工技术、自动化概论等课程。

主要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同时为我院数学建模队总教练,带领我院学子参加全国数学建模大赛,多次获得过湖北省二等奖、三等奖。
彭斯俊,教授,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教师。

熊志勇,教授,硕士生导师。
主要讲授C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汇编语言,Windows编程等课程。近十年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8篇,其中EI期刊论文13篇,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各1项。

邱珊,副教授。
软件与信息安全教研室主任,软件工程专业负责人。武汉大学学士,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硕士。曾在美国世界五百强企业任职8年,从事软件系统设计开发和软件项目管理工作。研究方向:软件工程、计算机安全和计算机基础教育。

软件与信息安全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共24篇,其科研成果“武汉汽车工业大学校园网络及信息系统基础工程”获汽车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及国家机械工业局科技进步三等奖。
杨铭熙,副教授,博士。

黄廷忠,副教授。
原解放军通信指挥学院教员、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深圳劳动局华为通信技术设备培训教师、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通信工程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通信技术、FRID技术应用研究。先后出版军事通信教材多部,参与多项军队国防通讯网络规划与优化,军事通信工程应用研究,主持多项教学基金研究项目与精品课程建设。

主要讲授物理理论、实验教学等。主编物理教材1部,副主编物理教材2部,发表论文10余篇。曾获武汉科技大学教学优秀奖和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周怡,副教授。

张菊秀,副教授。
原武汉理工大学教师。主要从事物理,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教学研究项目4项,其中《检测与转换技术网络课程的建设与开发》获武汉理工大学教学研究成果优秀奖。参加科研项目5项,先后在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电子技术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篇(第一作者),编著《传感与检测技术》(第二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曾获武汉理工大学教学优秀奖和师德先进个人称号。

原武汉理工大学教师。研究方向:电工理论与新技术,主要讲授电工电子技术、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军工项目2项,企业项目3项,省级教学研究项目1项;获省部级成果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1等奖1项;公开发表论文5篇;编写实验指导书3本。
单小梅,副教授。

田夏利,副教授。
主要讲授计算机网络、网络系统集成技术、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主持科研、教学项目多项,获得过省优秀教学成果奖、院教学成果奖等奖项;指导学生参加各项科技竞赛获华中区二等奖、湖北省一等奖、湖北省二等奖等奖励,公开发表科技论文多篇。

主要讲授数据结构、操作系统、软件测试等课程。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篇,主参编教材3部,院级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数据结构精品课程执行负责人。自任职以来,一直致力于推进教学改革,改进教学质量,多次获得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成果奖”,并获得“优秀论文特等奖”,“师德先进个人”,“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等奖项。2014年指导学生获得第五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二等奖。
司晓梅,硕士,副教授。

王玉霞,副教授。
主要讲授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主(副)编教材5本,撰写教科研论文5篇,参加省级课题两项。多次荣获“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2008-2013年间指导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CUMCM)参赛队共获得国家二等奖和省一、二、三等奖10余项。

曾被作为湖北省高校优秀“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进行表彰,多次被评为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员工”;多次获得“教学质量优秀奖”并获得“十佳教师”称号;指导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多次获奖;发表论文7篇,主编《线性代数》、《高等数学(下)》等两部教材。
傅媛,副教授。

黄克明,副教授。
原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师。主要讲授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课程。曾获得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

多次荣获华夏学院师教学质量优秀奖、教学成果奖、青年教师授课竞赛二等奖等奖项。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参编《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教材2部,主持参与学院教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省级科研课题2项。
吕雪,副教授。

袁丽平,副教授。
曾获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优秀教师、优秀员工称号,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

主要研究方向:FPGA开发,片上系统开发等。主要讲授VHDL程序设计、PROTEL DXP,EDA实验等。参加了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二公司多项重大型工程的投标,比较有影响工程有中央电视台新址工程、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工程,并获得中建总公司的表彰。公开发表论文多篇,主持和参与教科研项目多项。
桂玲,高级工程师。

李文彦,高级工程师。
主要讲授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光电检测技术、计算机测控系统等专业课程。多次带领学生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主持教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多篇。

曾任中国普天集团产品工艺工程师及电子产品设计专员。主要讲授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实验及相关实训课程。主持和参与多项教科研项目,发表论文多篇,主编出版 “十二五”规划教材一部。获得过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华全国总工会优秀奖,院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等奖项。
熊莹,高级实验师。

万振武,高级实验师。
曾获2008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高校优秀班主任称号、2008~2009学年度河池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获2012年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2012年、2013年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优秀员工。先后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教科研项目多项,参与完成省级科研项目一项,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一项。指导学生获得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一篇、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多篇,指导学生参加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获得特等奖一个、一等奖四个,2012年被评为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优秀指导老师。


学生风采

通过组建蓝桥杯协会、数学建模协会、电子设计团队和机器人团队,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我院各专业学生每年均参加“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教育机器人大赛”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等竞赛,多次获得国家级一等奖、二等奖,省级特等奖、二等奖等奖项,累计获奖人数180多人。近年来学生考研录取人数逐年增加,先后共有260多名学生被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重点大学录取。毕业生就业率每年稳定在92% 以上,受到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优秀毕业生

贾建平,信息学院2007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任院学生会女生部副部长、院学生会宣传部副部长。2007年进入深圳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公司工作,历任见习生、软件测试员、助理产品经理、产品经理等职。并成为我院广东校友会的首任会长。2013年初她加入世界500强企业“联想集团”,目前任联想移动终端产品部产品经理一职。


宁义双,信息学院2009届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优秀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等荣誉称号。2010年6月,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取北京工业大学公费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Android的系统架构及开发流程以及iOS的开发,共计完成“基于HTML5的移动中间件的研究与设计”、“xTrans系统中CSS样式处理插件”等五项目科研课题,研究生三年期间曾获“优秀三好学生”、“励志奖”等荣誉。2013年4月,宁义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创业之星”熊勇嘉,公司年销售额破百万


张迎博同学考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控制工程专业专业研究生


  学生获奖

2016年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获一等奖
学生竞赛获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武汉理工大学论坛  

GMT+8, 2025-7-5 15:40 , Processed in 1.95258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